学校人物王安石石雕人物

项目位于:吉林省 建造时间:2022年06月 发布时间:2023-01-04 15:50

苏轼石雕 (5)

苏轼石雕 (5)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汉族,临川(今江西抚州市临川区)人,北宋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王安石历任扬州签判、鄞县知县、舒州通判等职,政绩显著。熙宁二年(1069年),任参知政事,次年拜相,主持变法。因守旧派反对,熙宁七年(1074年)罢相。一年后,宋神宗再次起用,旋又罢相,退居江宁。元祐元年(1086年),保守派得势,新法皆废,郁然病逝于钟山(今江苏南京),赠太傅。绍圣元年(1094年),获谥“文”,故世称王文公。    

石雕人物是造型艺术的一种,用以反映社会生活、表达艺术家的审美感受、审美情感、审美理想的艺术。石雕人物在我国具有悠长的前史,且并不因年代和社会及的更迭而中止。我国春秋战国石雕人物开始呈现,继商、西周今后进一步昌盛与开展。石雕人物在西方前史也很悠长。中国古代绘画一样,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也与中国古代人物石雕风格有着密切的联系。 儒家哲学尊天命,受其影响,中国艺术反映为崇高 、庄严、壮丽、肃穆、典雅等等风格。道家哲学崇尚自然,在艺术上则表现为飘逸、雄浑、淳厚、古朴、淡泊、天真、稚拙等等风格。中国绘画和雕塑都有意返璞归真,追求一种内在美和一种大巧若拙的哲学精神境界。    

学校石雕通过实体材料所构成的有感染力的造型以渐进、反复渗透的审美方式,日积月累、潜移默化地传播着文化信息对学挥着独特的美育功能。学生进入以石雕为主体的环境空间后从对石雕的外在形式和整体环境气氛的印象开始继而沿着由石雕家通过作品和环境所暗示的导引方向,不断领略作品的内容和所展示的外形美。学生根据各种印象会对作品作出综合性的审美评价。特别是当他们的视线与石雕所展示的佳角度契合时.往往会在刹那间引起他们深刻的心灵感应从而进入一种石雕审美的佳境,并由此触发一系列审美的心理活动。这便是石雕审美功能的信息传递方式。校园是教书育人的地方好的石雕作品、好的环境可以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更好的关于人生和审美的教育,这也是教育之本、教学之本。



相关产品

相关文章

Collect from 模板之家 查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