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孔子人物铜雕

项目位于:辽宁省 建造时间:2022年12月 发布时间:2023-02-21 14:29

校园名人孔子铜雕 (1)[1]

校园名人孔子铜雕 (1)[1]
校园名人雕塑    孔子铜雕 (2)
校园名人雕塑 孔子铜雕 (2)

孔子在蒲城滞留几个月后返回卫国。拜见卫灵公夫人南子时,孔子朝着北面,低头俯地,不正视;夫人南子亦于帷幕中再拜孔子。子路得知后,为此事甚感不满,表面上不说,但孔子心里明白,孔子便对着子路向天发誓说:“我如果不对的话,就让老天厌弃我吧!” (《史记》孔子矢之曰:“予所不者,天厌之!天厌之!”)。数月后,卫灵公与夫人南子同车,孔子为次,其余官员在后,招摇游市而过。孔子对此事引以为耻,颜刻问有何耻辱,孔子感叹:“我从未见过像爱好美色那样爱好道德的人啊!” (《史记》孔子曰:“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便离开卫国。

人物雕塑是以古今中外的各种人物为造型的雕塑艺术,指用各种可塑材料或可雕、可刻的硬质材料创造出具有一定空间的可视、可触的艺术人物形象。借以反映社会生活、表达艺术家的审美感受、审美情感、审美理想的艺术。由于中国人物雕塑起源于工艺美术,因此大部分人物雕塑作品具有很强的装饰性和实性;注重人物面部刻画,并对塑像加彩,塑绘结合,互相补充,使得作品具有和绘画一样的美感和欣赏价值;注重以形传神,以凝练的人物雕塑语言,表现高度的意象美。人物雕塑是能显示一个社会文化气息的大众艺术品。

学生根据各种印象会对作品作出综合性的审美评价。特别是当他们的视线与铜雕所展示的佳角度契合时.往往会在刹那间引起他们深刻的心灵感应从而进入一种铜雕审美的佳境,并由此触发一系列审美的心理活动。这便是铜雕审美功能的信息传递方式。学校是教书育人的地方好的铜雕作品、好的环境可以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更好的关于人生和审美的教育,这也是教育之本、教学之本。校园中每一座雕塑都会有特定的道德追求和文化的体现,对学生在校园生活中起到潜移默化的意识,有利于学生对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在情绪上的认同,同时可以加强学生对道德向往之情。



相关产品

相关文章

Collect from 模板之家 查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