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大理石二十四孝雕塑
时间:2021-09-29 16:28
二十四孝是一个传说故事,俗话说百善孝当先,孝是中国的优良传统,是中国古代重要的思想之一。元代郭居敬辑录古代24个孝顺父母的故事,编成《二十四孝》,序而诗之,用训童蒙,成为宣传孝道的通俗读物。以后,又有人刊行《二十四孝图诗》、《女二十四孝图》等,流传甚广。在传统的木雕、砖雕和刺绣上,常见这类题制的图案。 二十四孝它是古老的传说,它包括二十四个传说故事,图通说法通常是按照不同的顺序进行排列的。虞舜,瞽瞍之子。性至孝。父顽,母嚚,弟象傲。舜耕于历山,有象为之耕,鸟为之耘。其孝感如此。帝尧闻之,事以九男,妻以二女,遂以天下让焉。
二十四孝中的人物典故还有很多,周老莱子的戏彩娱亲;周曾参的啮指痛心;周闵损的芦衣顺母;汉文帝的亲尝汤药;蔡顺的拾葚异器;郭巨的埋儿奉母;董永卖身葬父;丁兰的刻木事亲;姜诗的涌泉跃鲤等等古代二十四人物感人的行孝事迹。其中还是涉及到的二十四孝人物孝行故事还有:怀橘遗亲、扇枕温衾、行佣供母、闻雷泣墓、哭竹生笋、卧冰求鲤、扼虎救父、恣蚊饱血、尝粪忧心、乳姑不怠、涤亲溺器、弃官寻母。人物雕塑形象有东汉的江革、黄香、三国时期的陆绩、唐朝的唐夫人、晋朝的吴猛、王祥、郭巨、杨香、朱寿昌、王裒、南齐的庾黔娄、孟宗、北宋的黄庭坚共二十四位人物。 现在在一个文化广场或是文化园区、学校等场所会选择摆放二十四孝人物雕塑作为一种文化的标志和对孝道的传承和宣扬。
石雕人物是造型艺术的一种,用以反映社会生活、表达艺术家的审美感受、审美情感、审美理想的艺术。石雕人物在我国具有悠长的前史,且并不因年代和社会及的更迭而中止。我国春秋战国石雕人物开始呈现,继商、西周今后进一步昌盛与开展。石雕人物在西方前史也很悠长。中国古代绘画一样,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也与中国古代人物石雕风格有着密切的联系。 儒家哲学尊天命,受其影响,中国艺术反映为崇高 、庄严、壮丽、肃穆、典雅等等风格。道家哲学崇尚自然,在艺术上则表现为飘逸、雄浑、淳厚、古朴、淡泊、天真、稚拙等等风格。中国绘画和雕塑都有意返璞归真,追求一种内在美和一种大巧若拙的哲学精神境界。
石雕人物是一种艺术品,也是一种构景之法。园林之中,唯有山水才是观赏的重中之重。在园林中,表现的是它的自然美,绿树花草的生长,假山的屹立,水流的绘声绘色,一次机构向展示出园林的自然风景,接近自然,感受自然,亲近自然。让自然风光美化园林之景。这种艺术的展现也是自古以来的表现风格。石雕人物还有一定的人文性,石雕人物本身就是以人为本的,因此石雕人物的文化内涵还具有深厚的人文性。不同的,不同的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历史文化背景,有着自己特有的经济体制,更有着自己独特的文化氛围,因此在不同的文化氛围下自然诞生的人物石雕就不同了。